
弥勒这个村, 美成世外桃源! 就像住在公园里
新闻动态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4:33 点击次数:190
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全国人大代表、云南省委书记王宁通过人民网向全球网友发出“旅居云南”的邀约,表示自己愿做“旅居云南”的首席推荐人,邀请大家旅居云南,感受一种“始于山水、归于烟火”的美好。
近年来,弥勒市以“农文旅融合”为抓手,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。在弥勒市太平街道,依托甸溪河湿地公园生态资源,探索民宿集群化发展,创新社区服务模式,为旅居客提供个性化体验,助力擦亮“旅居弥勒”城市新名片,激活“旅居+”产业链,助力乡村振兴多元化发展。
禄丰社区:甸溪河畔幸福村旅居新画卷
随着弥勒市甸溪河湿地公园建成,弥勒市持续擦亮“甸溪河畔旅居”新名片,一幅甸溪河畔诗意栖居画卷徐徐展开。
走进弥勒市太平街道禄丰社区,仿佛踏入了一个世外桃源,甸溪河公园流水潺潺,绿树成荫,十余家风格各异的民宿错落分布其间。
“兔司机民宿”,老宅变身网红旅居地
在禄丰社区三家村小组,“兔司机民宿”对传统民居进行改造,保留原始韵味的同时,引入现代化设施,让老房子焕发新活力。
[禄丰社区民宿从业者吴晓燕]:在小红书、抖音上看到大理、丽江等地将老房子改造成民宿,我对其氛围极为倾心。想着不论是自己居住,还是招待朋友,都再合适不过,便萌生了改造的想法,既能满足个人享受,也能为他人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。
这家独具匠心的民宿,与传统酒店式住宿不同,拥有更多休闲空间。既有家的温馨氛围,又不失时尚舒适,一经亮相,便成功吸引游客的目光,自今年春节运营以来,入住率一路高涨。
精心打造的多元休闲空间,生机勃勃的小花园、充满烟火气的露台烧烤区,让游客能够放慢脚步,尽情沉浸在悠闲惬意的时光里,享受远离城市喧嚣的田园慢生活。
“溪乡院民宿”,体验田园慢生活
“溪乡院民宿”占据着绝佳位置,推开窗,景区风光与农田景致尽收眼底,这样的环境深受老年旅居客的偏爱,他们眷恋乡村独有的宁静,享受悠然闲适的慢生活节奏。
[禄丰社区民宿从业者杨荣燕]:此地负氧离子含量高,我们精心打造康养旅居实体,就是希望能让租客亲近自然、享受天然氧吧的带来的惬意时光。
来此居住的游客们,对这里也是赞不绝口。
[四川成都旅客蒋生]:我和很多朋友都觉得,弥勒的物价亲民,旅游开发保留了更多原始生态的感觉。这里的民宿满足我对阳光、空气、安静的需求,还配有电梯,周边环境舒适,如同住在公园里。
[河北衡水旅客周明]:这儿的民风特别淳朴,人与人交流起来让人心里踏实。旅行的舒适感,既来自优美的自然环境,也来自当地热情好客的人,弥勒这里真的让我很满意。
弥勒:把游客“流量”变“留量”
太平街道立足资源优势,持续做好“景”文章,依托甸溪河湿地公园、太平湖森林公园2大景区,辐射发展民宿、旅居、农家乐等产业,小太平民宿旅居村、三家村太和营旅居集群发展优势逐渐凸显。
工作中,太平街道不断升级服务质量,“疏堵结合”,开展“分类管理+精准服务”行动护航民宿规范发展,引导旅居从业者做好游客服务。
针对交通不便的客人,民宿提供高铁站接送服务。入住后,客人可免费使用民宿配备的自行车,自由出行。同时,民宿内设有齐全的做饭设施,各类厨具一应俱全,满足客人自主烹饪需求。
目前太平街道共有34家民宿酒店,房间533个,可提供床位902个。
[太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朱迪]:从“生态资源”到“旅居经济”转变,弥勒市太平街道正构建“一宿一特色”、“一村一品牌”发展格局,既保留乡村风貌,又融入现代服务理念,让游客住下来、慢下来、留下来。下一步我们将持续积极融入全市全域旅游发展,引领好辖区居民做好旅居产业发展。
弥勒市以民宿为纽带,串联农业观光、文化体验与休闲旅游。其中“民宿+农场”模式,游客可参与葡萄、玫瑰、蔬菜等采摘,丰富旅居生活体验;甸溪河沿线增设骑行绿道,联动景区、城市、温泉等形成“1小时旅居圈”。
2024年,弥勒市接待游客1779.3万人次,增长18.21%,实现旅游总花费217.4亿元,增长15.56%,真正将游客“流量”转化为经济发展的“留量”,让“诗与远方”成为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动能。
不赶路,感受路
如今
越来越多的人青睐旅居
放慢脚步
融入弥勒的风土人情
体验“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”
感受一种“始于山水、归于烟火”的美好
总编/杨锐
责编/张云龙
值班编辑/孔德云
记者编排/朱海楠王杰